(指导老师:胡宇宸,通讯员:陈斯婧 赵希敏 朱迅)
为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内涵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7月18日,36365线路检测中心赴永州零陵区实践团来到永州市柳子庙,开展了一场沉浸式文化参观活动。在讲解员的细致引导下,团队成员通过触摸古朴文物、聆听历史故事,近距离感受唐代文豪柳宗元与永州的深厚羁绊,体悟千年文脉的传承与温度。

图 1调研团在柳子庙前合照
柳子庙始建于北宋,坐落于永州潇水之畔,是为纪念唐代文学家、思想家柳宗元而建,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,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作为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期间的重要活动场所,庙内古建巍峨、碑刻林立,每一处遗存都承载着鲜活的历史记忆,这里不仅留存《永州八记》的创作印记,更凝结着他“利安元元” 的民本思想与文学革新精神。
参观伊始,讲解员便介绍了门口石狮:“这些石狮虽历经风雨侵蚀,却依旧气势昂扬,它们不仅是守护庙宇的象征,更暗含着后人对柳宗元‘威武不能屈’品格的敬仰。
步入院内,戏台上方“山水绿”的匾额引起了成员们的注意。讲解员解释道,这三个字取自柳宗元《渔翁》中“欸乃一声山水绿”的名句,既呼应了他笔下永州的灵秀风光,也暗含着他寄情山水却不忘民生的情怀。戏台两侧的壁画更是生动,描绘着柳宗元在永州“伐竹取道,下见小潭”的场景,与《小石潭记》中的文字相互印证,让成员们直观感受到“文以载道”的力量。踏入正殿,入目即是柳子像,雕像后的“利民”二个大字更是带着恢宏的气势占据了视野,正如柳子本身所具有的那一股浩然正气,让我们感到震撼。

图 2柳子庙正殿
在大殿区域,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块被誉为“三绝碑”的荔枝碑。“这块碑刻集三位大家之精华:文是柳宗元的《荔枝赋》,字是苏轼的手书,碑则刻于宋代,因此被称为‘三绝’。”讲解员指着碑上遒劲的字迹介绍,“你们看这‘荔枝’二字的笔法,既有苏轼的洒脱,又暗合柳宗元文字里的清峻,就像三位先贤跨越时空在此‘对话’。”成员们纷纷凑近观察,指尖轻触碑身的凹凸纹路,仿佛能感受到文字背后流淌的文人风

图 3调研团成员讨论“三绝碑”上文字
此外,庙内陈列的古籍拓片、砚台、油灯等文物,也让大家对柳宗元在永州的生活有了更具体的想象。“这盏油灯的样式,和柳宗元在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中提到的‘燃茅以照’场景十分吻合,”讲解员说,“他在永州虽生活清苦,却从未停下思考与创作,十年间写下的百余篇诗文,成了永州珍贵的文化遗产。”

图 4讲解员介绍柳宗元作品
参观结束后,团队成员小陈深有感触:“以前在课本里读《永州八记》,只觉得文字优美,今天站在柳子庙,听着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,才真正明白那份‘永州之野产异蛇’的观察里藏着多少对民生的关切。”
此次柳子庙参观活动,虽以聆听讲解、观摩文物为主,却让团队成员在“看”与“听”中拉近了与历史的距离。后续,团队将梳理调研所得,用青春力量讲好柳子故事,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,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持续焕发光彩。